客服電話:95006
總部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雨花臺區鳳信路20號A棟運滿滿大樓
信息安全聯系郵件:security@amh-group.com
運滿滿是一家互聯網+物流的平臺型企業。全心全意幫助司機和貨主,助力物流降本增效,堅持以技術為導向, 以平臺、交易、增值服務等多個核心業務布局,將逐漸完成由平臺型企業到智慧型企業再到生態型企業的升級, 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物流生態平臺。


公路貨運市場作為國內物流領域的重要板塊,其發展一直備受關注。在移動互聯網及大數據等技術力量的助推下,物流信息平臺已經迎來機遇時代。 運滿滿推出的免費貨運O2O手機軟件,意在推動傳統貨運轉型, 致力于高效匹配車貨資源,減少運力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物流時代周刊》就運滿滿的定位及未來布局專訪了其創始人張暉。
瞄準公路整車生態
《物流時代周刊》:車貨匹配平臺的存在與國內十幾年來物流行業的狀況及企業運作模式密切相關,您是怎樣看待中國公路貨運市場及其發展的?
張暉:我原本不是物流行業出身, 接觸物流到現在也就兩年時間。但在這兩年時間里,運滿滿一直是比較專注的,我們做的是一個整車服務的基礎設施平臺。其實車與貨這個細分領域在行業里面算比較簡單的,點對點,一裝一卸,整車包車。而隨著互聯網的介入, 會對這個市場產生影響,特別是移動互聯網。
物流是跟物品的位置、信息的對稱相關,移動互聯網就能解決此類問題或是把問題顯現出來。其次我認為資本在行業的發展中也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過去的資本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從國外到國內,也越來越成熟, 他們對事情的判斷會越來越準。特別是中國的一些行業落后于西方,因此他們可以進行推衍。
美國羅賓遜公司,在中國暫且還沒有相仿者,所以很多物流公司、車貨匹配平臺等,做整車的終極想法都是想做成羅賓遜。其實運滿滿的初衷也是如此,但是越到后來,我們發現這個市場里的機會層面非常廣,幾萬億的市場不一定只做撮合。
未來,整個市場的發展會從以往的個體司機不被規范、無序地交易,變為越來越有序、規范。再就是整個行業會發生洗牌,現在是車多貨少,貨是客觀不可變的,不可能把貨變多,但未來的車一定會變少,因為大家不會都吃得飽,大部分人三五分飽的時候,一定會有優質的司機浮出水面,成為八分飽、十分飽的人,剩下的會被淘汰。而中間的黃牛信息部在一定時期內還會存在, 因為他們在中間起到了對接、信用背書、討價還價的作用。
《物流時代周刊》:運滿滿如何定位自己?您認為運滿滿的模式還存在哪些可以完善的地方?
張暉:作為一款以車貨匹配為主的APP,運滿滿能夠提供給車主和貨主更為便利和快捷的對接平臺,并通過一整套系統成為這一對接的信譽保障,從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車貨匹配的成本。我們不僅是要運營一個APP,更是要建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
運滿滿希望成為公路整車行業的最大服務商。我們自己不具體做服務,而是提供一個場所給大家服務,能提供場所是基于我們有流量。同時,運滿滿能給予貨源方更為放心的運輸中介服務, 并利用定位系統讓貨主實時掌握貨物的具體運行區位。所以這一切都會是從單一的服務價值變成一個整體的鏈條。
坦白講,運滿滿的模式并不獨特, 大家都想得到,所以這幾年也有很多人相繼趟進來,但是卻比較難做到。到今天為止,我們可能是比較接近一種理想狀態的公司。運滿滿的第一步已經完成了,我們聚集了大量的信息部貨源和司機在上面,形成了一批高頻活躍的群體,所以就有了做接下來一系列事情的基礎。做成公路物流的淘寶也好,阿里巴巴也好,其實我們就是希望做好一個生態平臺,提供好的服務。
優化運輸配載效率
《物流時代周刊》:如何讓貨主與車主雙方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循環合作機制?運滿滿在這些方面是怎樣做的?
張暉:運滿滿平臺有準入機制,會去驗證司機身份的真實。同時我們的后臺設置了交易關系圖譜,這個圖譜涉及到幾個維度:一個是線路維度和位置相關,第二個是關系圖譜,第三個是價格圖譜,這三個方面我們現在都積累了豐富的大數據作為支撐。此外運滿滿還有評價體系,好的司機會得到好的評價,等級會越來越高,我們據此進行了分類分級的做法??傮w上運滿滿是從這幾個方面去做,目的就是讓車貨匹配更加有效。
用戶可先在運滿滿APP上注冊自己的手機號,然后選擇是中介還是貨運司機,就可以使用。對于中介來講,他可以將信息發送到平臺之中,等待司機搶單, 也可以看到地理位置或者貨運線路合適的司機。對司機來說,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搜索中介信息,進行搶單,然后與中介聯系,就可以直接向發貨地點出發, 省略了到信息市場的過程。
《物流時代周刊》:在車貨匹配的體系內,有很多節點都可以變現為服務。運滿滿又將如何布局?
張暉:現在做這個行業不光是要找到車和貨就可以,那是1.0版時代,到2.0版就是要發掘出更優質的信息,這是基礎的生態。今天運滿滿是信息部在入駐,提供的是信息貨物的匹配,今后運滿滿會引入一些多元服務,比如保險、輪胎、汽配、違章罰款等,將一些供應商、銷售公司、金融公司貸款等相關方納入進來,圍繞這些服務去運轉。通俗講我們是插管子,給合作伙伴留一個接口,供應商進來自己做。運滿滿提供司機流量,他們來做服務。
目前,我們已經在各地建立了100多個服務站,服務場景主要是幫助司機解決投訴、找貨的信息匹配等問題,為他們提供一個休息落腳的地方。未來運滿滿就是會解決一些綜合服務的問題,這也是我們明年的主要部署。有線上的板塊就從線上發出指令,線下來執行落地。但服務站的設立不一定是在園區附近,有可能是我們了解到的司機去的比較多的地方,我們再據此建設服務站,把服務落實完善。
《物流時代周刊》:據了解,提高公路物流效率、緩解空駛率問題是運滿滿會著重去做的一方面。目前,運滿滿做出了哪些努力?接下來要做什么?
張暉:空駛率是客觀存在的,一定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比如全國100票貨,有1000輛車,那必定有900輛車沒貨運。因此運滿滿要做的是優化配載效率,憑借大數據和系統的分析計算, 讓這部分空駛的車有貨運。
舉個例子,一個人要找車,另一個人要找貨,以前可能需要3~5天時間, 現在3分鐘就能解決問題,省了時間也就是省了成本。第二,自己找的人不合適就要重新找,而運滿滿是幫助司機與貨主找到相對精準的人,這也是一個提升。第三,在線路的優化方面,例如我們可以給司機匹配一個50公里、500公里以外的貨源,當然也可以匹配一個5 公里的,這是最好的,快而且省油。第四,整個車的流向我們會去做調整。通常司機跑的路線很多都是點對點( A到B,B到A)來回倒,現在,運滿滿會建議他們,從A到C再到B,因為A到B之后回來可能就是沒有貨,而到C以后,你就能配到貨,C到B可能也有貨,繞一圈就會有很大收獲。
以上說到的這幾點我們會投入更多一直深入做下去,并且在技術層面去不斷優化。運滿滿會一切圍繞客戶的核心本質價值去做。
線上線下立體發展
《物流時代周刊》:您認為車貨信息平臺今后的運行模式是怎樣的?運滿滿在此方面的路線是?
張暉:運滿滿的平臺上已經聚集了數量龐大的司機與貨主,社會閑散運力將得到高度整合,在未來我們會以輕重結合的模式去做。輕是為了快,重是為了扎實。
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開發的免費手機管車配貨平臺運滿滿,力求給行業帶來“真實價值”,尤其是“信息交互價值”。
運滿滿開始是以輕模式在跑,跑到一定時候也要向重的地方延伸。比如我們與全國很多物流園區進行合作,在各個地方有100多個店面都是做重的環節,未來會跟各種服務商合作,在當地扎根做,一切圍繞這個目標去打,但是我們一定不會變成一個特別重的純服務公司。
目前,運滿滿已完成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包括西藏、海南、新疆等地都設有站點。下面在“一張網”的基礎上我們會做服務效率的提升,繼續修煉內功,增進效益,打造強大的算法、技術團隊。
《物流時代周刊》:未來,地推依然是運滿滿發展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嗎?
張暉:運滿滿建立之初,只有一支10人的地推團隊,他們負責在南京周邊的物流園區進行地推。經過長期的鍛煉和發展,現在運滿滿已經形成了一支1000多人的地推團隊,他們覆蓋了全國超過200家物流園區。
可以說,地推在現在和今后都會是公司的一支主要力量,只不過做的事情可能不一樣。今天我們可能干“搬磚頭”(裝一個APP)的事情,明天我們可能干“蓋大樓”的事情,因為蓋大樓就是要把這些磚頭砌成一個建筑,后天我們可能做“裝修”的事情,這些都需要人來做。
現在做的可能比較簡單,但今后肯定是以縱深的方式去走,而且這些員工跟隨運滿滿這么久,在全國各地跑,也累積了很多相關經驗,團隊人數在以后還會繼續增加,這些員工在公司的各個層面都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今后,運滿滿還會持續加強與物流園區的合作,關注司機與貨運效率。我們的地推團隊會深入到每一個物流園區,出現在每一個卡車司機可能出現的地方。